小产品的平台化困局-成都创新互联网站建设

关于创新互联

多方位宣传企业产品与服务 突出企业形象

公司简介 公司的服务 荣誉资质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

小产品的平台化困局

写以下文字之前要说明的是,本文所指的小产品,主要为工具类产品。关于工具类产品,KPCB周炜曾称之为“侏儒项目”,意指用户忠诚度低、很难长大的产品。虽说太狠,也有一定道理。

创新互联公司长期为千余家客户提供的网站建设服务,团队从业经验10年,关注不同地域、不同群体,并针对不同对象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;打造开放共赢平台,与合作伙伴共同营造健康的互联网生态环境。为温宿企业提供专业的网站建设、成都网站建设,温宿网站改版等技术服务。拥有10多年丰富建站经验和众多成功案例,为您定制开发。

工具类产品有一些共同的特征,如低技术门槛、无内容继承性、无社交属性、本地化使用、有较高可复制性等缺点;也有体验优秀、UI出众、用户基础大、解决实际需求等优点。输入法、天气、笔记、公交查询等都被笔者划归到此类产品行列。

在一定程度上,这类产品用户粘性(打开频次)较高,能解决用户生活中遇到的某个实实在在的痛点,如以前的输入法难用、不智能、体验差,搜狗输入法的出现一举解决这些毛病,而天气应用也给用户出行提供较准确的建议等,甚至这些应用都已成为用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应用。

虽然如此,无法掩盖的另一个事实是,这些应用解决的是用户生活中非常小的需求。也许你会说,任何产品都是从解决小需求开始,成长成大产品的。这话完全正确。笔者也无法界定需求大、小的范围,但这些应用的“小”,体现在前文所说的无内容继承性、无社交属性、无法解决更深层的精神需求,体现到营收上的是,没有稳定的赢利模式,或者根本没有赢利模式。

之前有虎嗅网作者总结了工具类产品发展的三个阶段,第一阶段,纯工具,第二个阶段,走向云端,或UGC产生价值,第三个阶段,向垂直社区转型。笔者大胆对此做个修正,工具类产品真正的三个阶段是,第一阶段,纯工具,第二阶段,走向云端或垂直社区,第三阶段,未知。

未知,是因为大家都在探索中,并没有成功案例可供借鉴,以下选取的就是几个向平台艰难转型的工具类产品。

一,搜狗输入法

之前虎嗅的一篇文章提到,工具类应用目前在两条路上进行探索,其中一条是走上云端,搜狗输入法可以说是在这条路上最早的探索者。替用户同步词库、生僻词启用云数据、热门新词随时更新,让多年忍受难用输入法的用户眼前一亮。

这些创新为早期搜狗输入法快速积累用户打下坚实的基础。目前用户数已突破4亿,是QQ、360安全卫士之后的国内第三大客户端。

手握海量用户的搜狗,早在输入法推出2年就已开始商业化探索,最早的商业化产品,是国内客户端普遍采用的弹窗。在其他形式的营销上也在不断创新,如皮肤营销,搜狗先后开放皮肤平台,并和广告主合作,定制商品主题的皮肤;网址推荐,在用户输入相关产品拼音时,直接为用户显示该产品网站。

这些为搜狗输入法带来的营收有限,用户数与营收严重不成比例,搜狗输入法开始从产品转向服务。2012年9月,搜狗发布了“搜狗输入法智慧版”,其最近上线的“心有灵犀”功能颇引人注意,该功能实现在输入音乐、影视剧、天气、火车票等九大类信息时,直接在输入框下方展示相关内容,此举透露出搜狗输入法急于突破瓶颈、抢占生活服务信息入口的野心。至于能否评论所说截流搜索引擎,还有待检验。

搜狗输入法虽然一直努力寻找突破口,但从目前情况看,其并没有跳脱出为搜狗浏览器、搜狗搜索输送流量的桎梏。

从目前公开的财报看,没有搜狗输入法单个产品的营收情况,但可以清楚的是,搜狗2012年1.3亿美元的营收,绝大部分是来自搜狗搜索和搜狗网址导航,因无法为用户创造更多附加价值的搜狗输入法,始终无法获得较大的独立营收。

今年1月底,搜狗宣布其手机输入法月度活跃用户突破1亿,振奋人心的消息背后,是继续寻求突围的努力。

二,印象笔记

这是它本土化后的名字,原名Evernote,是少数几家重视中国市场并快速付诸实践的硅谷公司。

笔记应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需求应用,随手记录、保存所做所想,同步到其他设备,或分享到社交网站,最重要的是,可以非常便利地查询,一句话,帮你管理记忆,在智能化的趋势下,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产品。

Evernote全球已拥有5000万左右用户,但印象笔记在中国用户数仅为300万左右,(公开数据为2012年12月为260万),对于一个已推出将近1年的产品,这个数字差强人意。相比之下,有道云笔记用户数为1000万左右(早于印象笔记2个月推出),仍显示出硅谷公司在中国常出现的不接地气。

Evernote从一开始的策略就是做平台,其平台之路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。

一是百宝箱开放平台。目前和印象笔记在该平台上合作的国内产品包括UC、鲜果、Zaker、豆果美食等应用,印象笔记同时也向普通开发者开放接口,主要应用为,一键保存阅读的内容。这是一个较实用的功能,但前提是需要有印象笔记帐户,所以这实际是一个增强已有用户粘性、而非大量吸引新用户的办法。

二是覆盖更多日常生活服务。从最开始的只有笔记,到后来的圈点、食记、人脉、墨迹,以及自主开发的浏览器插件,印象笔记正在覆盖更多日常生活服务,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。

但同样令笔者质疑的是,以笔记的形式来记录这些行为,是否是模式,是否能创造用户体验。比如记录分享食物,更多人倾向选择美食社区应用;再如人脉记录,36氪联合创始人王壮曾表示,“互换手机拍照记录他人的方式,可能不大适合中国人的社交习惯。”

让这家高富帅硅谷公司不急于将产品复杂化的底气是,有巨额融资和增值服务的支撑,以印象笔记为例,如果按已公开的比例4%计算的话,推出到目前营收大约3000万人民币,是一个可观的数字。

目前国内印象笔记团队做的更多是品牌运营和推广,在和有道云笔记等国内免费、更具中国特色(如手写笔迹)笔记应用的竞争中,如何建立自己的壁垒,考验团队的创新。

最后,据笔者的观点:1,Evernote最终的主业,肯定不会是笔记、食记等应用,这些只是前哨,云计算是最终主业;2,Evernote看似to C,最终to B更靠谱。

三,墨迹天气

3月初,墨迹天气宣布用户数突破1亿,成为国内少数几个破亿的移动应用,同时传出在去年8月已获第三轮融资,投资方包括创新工场。

墨迹天气在去年8月之前,已有超过6000万用户,促成第三次融资的,是墨迹天气的时景天气功能。

时景天气是墨迹天气的重要功能,初衷是由网友实时拍摄天气照片并上传,以弥补天气数据的不准确率。该功能为墨迹天气带来了社交、图片分享元素,为其寻求突破纯工具的困局找到突破点。该公司透露时景功能上线2个月为墨迹天气转化了200万注册用户。

当然,增加时景天气不仅仅是以上一个原因,因为天气的本地性,将移动、社交、本地结合起来,一个完整的SOLOMO产品呈现眼前,接下来的故事就好讲许多了。

但是据笔者自己的体验,时景天气对本地使用者意义并不大。如本人在广州,有看天气预报、天气趋势的需求,但我并无浏览广州网友上传的时景图片的需求,该功能对出行旅游的网友,更有参考作用,其中社交性也打了折扣。

另外,时景天气采用类Pinterest的图片墙展示,事实上类Pinterest产品在中国并不如想象中受欢迎,该功能如何更好的吸引用户,也是一大问题。

工具转型垂直社交的另一个风险,就是盈利周期被无限拖长,整个移动社交的有效盈利模式还在探索中,工具想成功转型势必要经历工具–>社交–>盈利的漫长过程,是否能转型成功、转型后能否运营成功,都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。

所幸墨迹天气暂时无盈利压力,已有的营收(展示广告、品牌植入、应用推荐)能抵消一部分成本,在融资支持下,稳步推进商业化,或许能开创全新的商业模式。

四,GO桌面

这是一个鲜见于媒体的产品,由3G门户公司出品,最近一次见到报道,是该公司推出的付费3D手机桌面Next Launcher,上线2周营收超百万。同样鲜为人知的是,GO桌面全球用户数超过2亿,这个量级即使在全球看也是一个骄人的数字。

GO桌面是一个Android手机桌面美化软件,满足的是用户个性化手机桌面的需求。GO桌面走入口策略。

关于入口,手机浏览器之所以成为移动互联网非常大的入口,是因为用户想打开网页,都需要接入网络,并使用浏览器。

相似的,手机桌面,看上去几乎是移动互联网的入口,因为用户每天打开手机,进行任何操作无时不刻都在使用桌面,但它和手机浏览器的区别在于,从用户最基本的需求来看,桌面美化是一个本地行为,即在手机本地即可完成的行为,无需打开网络,而不打开网络,入口无从谈起。

当然,GO桌面早已不单单是一个本地桌面美化软件,任何一个想转型服务平台的工具类产品,都不会甘心只做本地工具。GO桌面使用手机网络,为用户推荐各类壁纸、主题、插件、应用,于是就衍生出GO桌面的开放平台策略。在开放平台上,GO桌面和搜狗输入法有非常相似的举措,一是搭建平台,设计者上传自己的壁纸、主题供用户下载,收费主题与设计者分成(大部分免费,海外版部分收费);二是开放接口,开发者可自行在接口上开发GO桌面插件。据之前的报道,Facebook已和GO桌面合作开发官方插件。

但开放平台带来的更多的是用户体验,并不能创造营收。GO桌面目前唯一能产生较大营收的渠道,是App分发。该公司同时有GO精品等App分发产品,类似应用商店,在庞大的用户基数上,能带来一定规模的营收。

因为海外用户占总用户70%,2012年底,3G门户在美国设立了办公室,拓展海外市场。据之前该公司负责人描述,GO桌面海外合作仍流量模式为主,今年营收目标为200万美元。

从目前营收模式来看,GO桌面也没有跳出导流量的模式,但其国际化的路线值得鼓励,或许能为自己和国内同行趟出一条明路。

结语

工具类产品最开始以实用和体验好积累用户,积累到一定量级后,扩展出更多服务,工具越来越重,体验也由之变差。如搜狗输入法最近新增的“心有灵犀”功能,输入框越做越大,快捷键也增多,用户是否接受在快速打字的过程中,多按2个按键,或停下来用鼠标点某个按钮再展开结果,需待时间检验;再如墨迹天气,因为功能越来越多,iPhone版界面已稍显拥挤,稍大意可能会点错,操作也更复杂。商业化的同时,避免用户体验下降,是所有工具转型需要思考的问题。

以上4个产品很幸运,有够大的用户规模,有充裕的资金进行商业化。此外还有众多因为只做纯工具,还没有跨过第一道坎:用户积累,就已死或濒死的产品,如据传已倒闭的8684公交、地铁等App群。对普通开发者而言,活下去是首要任务。

在没有较成功的营收方法先例前,流量输送成了工具类产品的营收来源。工具类产品也因此而缺乏想象力,成为投资人最不看好的产品之一。或许也有例外,如二维码扫描软件,因为在O2O链条上,扮演“2”(to)的角色,仍然具有非常大想象力。

因工具的属性,这些产品都选择了向生活服务平台转型,转型中各有各的路线,有通过云计算,有走垂直社交,有做生活服务集成,还有其他没概括进来的,以及更多等待创业者去探索的。

顺便多说一句,很多移动互联网工具都在做开放平台,但是在国内,一个残忍的事实是,传统互联网开放平台尚且没有做起来,经营数年尚且只有寥寥几个巨头在继续耕耘(百度尚不在此列),这种情况下,何谈将这种边缘模式移植到手机上。听哥一言劝:工具类产品转型的重点,绝不是在开放平台上。


本文名称:小产品的平台化困局
网址分享:http://kswsj.cn/article/cgpipe.html

其他资讯